主旨:胃鄒鄒 呷未落

人體器官猶如一部機器般,每個零件皆環環相扣運作著,隨著年齡增長到老去,機器也必定會產生零件老舊問題,然而用了半輩子以上的器官,其終會面臨組織老化、衰退,腸胃功能逐漸虛弱,因而發生進食量減少、食慾不振也是合情合理。
在長照領域,從營養師的角度來看,最常遇到的飲食問題就是食欲不振,也是一般人最容易察覺的,這背後有太多的成因造就而成,甚至有的食欲不振問題並不需要被解決。
大部分造成食慾不振的因素有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。
生理性食慾不振多發生在情緒不佳、食物口味及質地不合、睡眠不足、疲倦嗜睡及正常的老化,大多持續時間較短,當誘發因子消失後食慾就會恢復。可透過提供食物多樣性、口味多變化、改善食物質地及提供合適的假牙、並給於適當的休息及適時的關懷等方式,依長者個別需求提供適當的改善方法。
而病理性食慾不振,則是因疾病所造成的併發症,持續時間較長,並伴隨著其他症狀,需改善誘發的疾病,才能有效解決此問題。而疾病的改善,是需要照顧者及整個醫護團隊合作共同照護,進而達到改善與解決。
到底什麼樣的食欲不振問題是不需要去解決?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沒有什麼是一條鼻胃管無法處理的,更何況又有營養師設計調配均衡配方,有一類群的人是屬於自然老化,這類群的人就算是針對個別性,去提供多樣化及多變性的餐點,進食量也達不到需求量,如同上述,器官用了大半輩子組織老化、衰退,腸胃功能逐漸虛弱,消化能力下降、進食量減少、進食意願降低,會很明顯的看到長者逐漸消瘦,如若這時再給予過多的食物是正向的提供營養,還是負向的增加負擔? 對長者來說是有益還是有害? 其心情是愉快還是痛苦? 這都是值得我們用其立場去省思,尤其當長者已經喪失自主決定權時,身為親屬的我們,更應該換位思考,常常照護者會接收到四面八方的意見,無形受到外界道德綁架,如若一昧地站在自身立場,此時所做出的決定對長者會是最好的嗎? 這些均值得身為親屬的你們去細細思量。
最後,鼻胃管並沒有不好,鼻胃管是一種讓病人在無法自行進食時,短暫被動攝取營養的方式,可促進身體復原,快速回到可自行由口進食的狀態,而對於因正常的老化造成的食慾下降、體重減輕,使用鼻胃管於否,專業的醫護團隊可適時的提供建議給身為親屬的你們,而賦有決策權的你們歡迎與我們共同討論參與醫護照顧,達成照顧決策共識,做出符合長者需求的照顧決策。

相關網址:
附件:

     


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 11
刊登日期: 2023/06/26 01:10:53
作者:營養師 黃佳怡